bet28365游戏,欢迎您      今天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泰安论坛
《泰安论坛》2013年第四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来源 :   作者 :   发表时间 : 2014-06-09 16:31:01   浏览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

黄春田

历次党代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回顾成就、总结经验,以及制定蓝图和引领未来,刚闭幕不久的十八大同样也不例外。作为“五位一体”的其中一位:社会建设,我们从十八大报告中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到党中央对社会建设领域尤其是民生改善的回顾总结和方向指引。 

一、充分肯定民生领域取得的成就

回 顾过去,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既是经济飞速发展的10年,也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快速推进的10年。今天,农民不交税了,义务 教育免费了,职工工资增加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农民也有基本医疗保障了……..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就像十八大报告总结说 的那样,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

二、深刻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成就令人欣喜,问题也不容回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民生领域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一些领域的民生问题与百姓期待仍有不小距离。今天,党中央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落实到民生问题上,发展则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群众虽然实现了温饱并总体达到了小 康,但这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还存在城乡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阶层贫富差距较大等困扰,直接影响着与 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住行、就业、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的 解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可以说,离开发展谈民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客观地来讲,我们国家提出以人为本,比别的国家晚了几百年,但我们国家创了个世界纪录,什么世界纪 录呢,就是我们国家以人为本这个提法,从03年下半年开始提出,到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已经被社会各个阶层广泛的接受和认同,现在说不出哪个群体反对以人 为本的提法,我们看,现在无论是老年人,中青年,还是富裕者贫困者,以及有知识的和没知识的,都接受以人为本这样一种基本的理念,一个社会一旦接受以人为 本这样一种理念的话,那进一步的普遍要求就必然是要求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样一来就必然会对民生问题提出一种普遍的而且是迫切的要 求。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改善民生的行动指南。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一要把握民生问题的全面性。民 生问题不仅是“吃饭、穿衣”等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更多地体现在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社会各项权益的保障上;不仅要求物质方面的富足,更要求精神世界的丰 富和居住环境的美化与舒适。二要注意民生问题的协调性。改善民生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利益关系调整,要保证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 人民在发展成果、发展机会、发展权利等方面具有公平的享有权。三要认识民生问题的持续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新的民生问题又必将出现。 改善民生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大家都知道,十八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仅一字之差,让百姓的众多期待即将成为事实。其中,到2020年的民生任务和目标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就 时间上来看,目前距离2020年还有8年,但是我们相比预定的目标和人民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伴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民生的需求不 再满足于“饱“和”全“,而是要好和高,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过幸福、有尊严的生活。但当前,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像上 学难、看病贵、房价高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当 这些众多的民生问题都摆在国家面前时,我们就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工作不能松口气,伴随经济快速增长产生更多的民生问题更 需要加快解决。只有民生状况得到相应的改善,才能提高民众对于社会的认同感,也只有具备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形成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因 此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正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民 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近几年来,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新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利益 结构的调整、改革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比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也更加复杂。由此引发的一些社 会矛盾和问题,像社会的公平公正感缺失、贫富差距拉大、生产、卫生、食品等社会安全问题突出,这些已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 此,只有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才能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真正落到实 处。想必,十八大正是及时把握当前的变化趋势,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这可以说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正确认识民生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一)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社会矛盾

面 对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我们首先要确立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没有一个社会是没有矛盾,没有问题的。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看作是一个无差别、无冲突、无矛盾的 社会,这是乌托邦,根本不可能实现。事实上当一个社会发展以后,人们不仅会在经济上产生分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追求、价值追求,乃至政治追求也 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就会由此引出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而且我们看到,经济上的分化在某种意义上政府可以拿钱来缩小这个差别,但是人们在文化、价值、政治 领域产生的分化是很难用钱来解决。所以,我们对社会要有一个根本的判断,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就会越趋向多元化,这个社会的矛盾也会更加复杂、差 异性更大。有矛盾这不是一个问题,只有有了这个判断,我们在面对矛盾的时候才不会恐慌,才不会做出错误的根本判断。这是我们认识当前的民生问题和社会矛盾 应该确立的一个基本观点。

(二)当今时代民生问题凸显的原因 

1、社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就出现了社会的深刻变化。这个深刻变化有“小五化”:经济关系多样化、生活方式多元化、社会结构复杂化、社会矛盾凸显化,以及利益冲突激烈化。

2、 社会成员公平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马克思讲过一段很精彩的话,他说“一个人住在一个茅草屋里,哪怕四壁空空,只要周边的人跟他住的没有大的差别,他不 会有剥夺感和贫困感”。但是他讲“无论这个茅草房怎么改造,怎么变化,只要旁边的摩登大楼拔地而起,他就会有强烈的剥夺感和不满足感”。也就是说,人们对 民生方面产生的不满,尤其在今天,更多的不是来自于绝对贫困和绝对剥夺,而是相对贫困和相对剥夺。换句话讲,在今天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讲,不是没有吃,没 有穿不能活下去的状况,而是在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面前,他跟不上这个发展而产生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和贫困感。

3、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十八报告中有个新提法:就是从 社会管理格局转向社会管理体制。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管理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 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把“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并且我们看到报告用的词是“加快形 成”,这管理体制连形成都还没有形成,它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所发挥的作用大家就可想而知了。就现实情况而言,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和法治它们在社会建设中所 扮演的角色确实没有扮演好。

4、政府职能定位偏差体现在:一是扮演经济型政府的角色,轻视和延误民生问题的改善;二是公共投入优先顺序颠倒,没有用于真正的民生问题。

5、 企业的社会责任偏低:今天很多的问题,无论是环境的问题,社会矛盾的问题,原本是企业应该做的,它把问题外溢给了社会。一个工人工伤,本来企业要承担责 任,可是它没有承担责任,最后由政府买单或者是由社会的有心人士买单。企业把环境污染了,政府买单来治,企业逃薪、欠薪,最后政府来买单垫薪。

6、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客观上造成侵害民生权益的问题更多。现在很多社会矛盾的继续,社会情绪的积累,往往跟当前法制不健全、表达不顺畅有极大的关系。

四、积极探索改善民生的实现路径 

(一)夯实民生基础,提高民生福祉

1、要搞好“基本民生”,加快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这 次十八大报告里面特别提出了一些我们到2020年要实现的指标,我们谈论比较多的是收入倍增这个指标,其实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提出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要全 面实现均等化,这个均等化,换句话说,不管你的户籍是在哪,不管你迁移到哪工作,你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你都可以平等的享受到国家配置到这个地方 的资源,你得到的政府给你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都是逐渐一致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要保障“底线民生”,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保障“底线民生”,就要时刻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为他们撑起衣暖食饱无忧、体面尊严生活的“保护伞”。

3、要关注“热点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热点民生’,就要从百姓安居乐业的高度出发,热点问题不回避,难点问题不推脱,焦点问题不敷衍,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千方百计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谐感。

   也就是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结合民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二)提高居民收入,实现民富国强

十 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收入倍增计划,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还提出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的“两同步”“两提高”: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些目 标让民众更关心,在未来8年里,自己的利益将如何实现。如何走好未来的民富之路,我觉得政府有三个东西要做。

1、要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就业是提高收入最基本的途径,也是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途径。要创造就业就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经常说,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大企业解决税收问题,所以,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小企业越多的城市和地区,这个地区的贫富差距越小。

2、培育投资渠道。我们现在的收入不仅仅是工薪收入,靠工资收入是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的。工资性的收入很重要,但是财产性的收入,让大家手里的钱能够保值增值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样增加财产性的收入?就要政府要开拓越来越多的渠道供大家选择。

3、调整分配政策。就是要按照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通过提低、扩中、调高,来缓解贫富差距现象,使中等收入者成为主要群体。

(三)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民生改善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民生改善的体制性障碍。

解 决民生问题,必须强化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和稳定性。解决民生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制度建设来推进。增加财政 对改善民生的投入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依法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要求, 使民生问题的解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尊重百姓民意,促进民生改善

民意其实就是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汇集。 民意内涵民智,民意关乎民生。尊重民意就是要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就是要随时随地与民众进行多种途径的沟通、交流。从中不仅看到民众欢迎什么、反对什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要充分发挥民智的作用,促进民生改善否则,如果忽视民意,即便宜是“民心工程”也可能办成“民怨工程”。

(五)实施考核问责,保障民生改善

尽 管改善民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成为决策的重要出发点,但是在民生改善问题上,没有考核问责,就会因“压力不足”导致责任难以真正落实,就会因“财力不足” 出现许多“被遗忘的角落”。只有措施、目标、考核、问责都到位,才能将改善民生这一存在于党委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共识,转化为强大的行动、支持力量,扎扎实 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